CYQY-生活与科技

你创作的,就是头条
一起分享生活指南
首页 > 科技

京东突发消息,核心高管邵京平被辞退

快刀斩乱麻。

京东元老邵京平疑似被辞退

2025年双11大促正处于冲刺关键节点,尤为新鲜的是,“即时零售”为代表的近场电商模式首次融入本次大促。

各大电商平台均摩拳擦掌,力求交出亮眼成绩单。

然而就在这一紧张忙碌的时刻,京东却传出了一则重大人事变动

据悉,京东零售平台营销中心负责人一职已由宋旸接任,而该岗位的原负责人——京东元老邵京平,则因“个人原因”被公司辞退。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邵京平 来源:央视

这一变动来得颇为突然,据京东内部人士透露,上周邵京平仍在正常对接工作,可到了本周,他已无法开展审批相关事务,岗位交接的紧迫性可见一斑。

不过,截至目前,京东官方尚未就此事作出公开回应。

事实上,邵京平此次被辞退并非毫无征兆,今年上半年京东内部的组织调整,已悄然收缩了他的管理权限。

具体来看,今年1月份,京东零售板块的搜索推荐团队和广告技术团队进行了拆分调整:

调整前,搜索推荐团队由京东副总裁胡景贺掌管,且胡景贺需向时任京东副总裁、京东零售平台运营与营销中心负责人的邵京平汇报。

调整之后,搜索推荐的相关人员全部被划分到产研团队,由胡喜统管;而广告技术团队则继续留在邵京平底下,由C-2的罗征带队。

可以看出,这一拆分已明显削弱了邵京平在零售板块的管理范围

此后的3月18日,京东集团又有新动作——正式公告撤销集团品牌部,将该部门的职责与人员全部划至市场营销部下属的平台营销部。

与此同时,原京东零售市场营销部负责人须聪转任集团品牌负责人,而须聪留下的零售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岗位,则由宋旸接任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当时宋旸的汇报对象,正是时任京东集团副总裁、京东零售平台运营与营销中心负责人的邵京平

从这一岗位安排来看,宋旸彼时已在邵京平的管理体系内承担重要角色,也为如今宋旸接任邵京平的核心岗位埋下了伏笔。

由此可见,综合上半年的权限收缩与岗位人事铺垫,再到如今双11大促前夕的临阵换帅,邵京平的被辞退实则早有迹象,这一系列变动也折射出京东内部正经历着不小的波动。

回溯邵京平的京东任职经历,不难发现,邵京平是京东发展历程中的一位标志性高管,其岗位变动也与京东内部组织调整紧密相关

2014年,邵京平加入京东,从市场营销部高级总监的岗位起步,凭借多年来的出色业绩,于2020年1月成功晋升为京东集团副总裁,并长期担任京东零售平台运营及营销中心负责人这一核心职务。

在任期间,他全面主导了京东618、双11等重大营销战役,其带领的团队曾多次斩获“虎啸奖”等行业重量级荣誉。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来源:京东黑板报

而他本人也于2021年当选为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,彰显了其在京东内部的重要地位及在行业内的重大影响力。

可以说,邵京平在京东十余年间,是零售营销体系的重要搭建者与业务创新推动者。

而在双11冲刺阶段,突发核心人事变动,难免会引发外界对业务推进的担忧——营销方案衔接、团队士气、合作伙伴协调或将出现短期波动,为京东大促增添很多不确定性

但京东作为头部电商,此时调整想必是经过反复权衡:上半年已收缩邵京平权限,还安排宋旸提前进入核心体系磨合,大概率也已经准备好业务衔接、战略延续的预案,以降低对双11大促的影响。

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,在电商流量红利消退的存量竞争阶段,京东此次人事变动旨在进一步强化营销体系的精细化运营——通过减少管理层级、提升决策效率以应对市场变化

而宋旸接掌零售营销后,此次京东的双11战绩将成为其能力的首场考验。

风水轮流转,高层变动频频

事实上,不止京东在双11前夕出现核心高管变动,2025年以来,国内知名企业辞退高管的消息已多次引发关注,其中小米集团的相关变动更是曾轰动全网。

具体来看,就在前不久的9月8日,小米官方通过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通报,宣布辞退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兼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(职级21级),辞退理由明确为“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”。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来源:微博

要知道,这样的处理力度,在小米近年来的内部管理中算是相当严厉的一次了。

而回溯王腾的任职经历,其“泄密问题”也并非首次出现——2022年他就曾涉及二级泄密事件,2023年更是因类似问题被雷军公开调侃“动不动泄密被罚款”,此次被辞退,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视为过往违规行为累积后的最终结果。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来源:微博

王腾被辞退的消息曝光后,很快引发舆论震荡。

各种没经过证实的谣言一下子全冒了出来,有人说他的“利益冲突”牵扯到第三方合作,还有人传是因为内部权力斗争才被“踢出局”,这些不实信息搅得公众认知一团乱。

眼看谣言愈演愈烈,王腾本人最后实在没办法,只能亲自下场,通过个人微博发布声明,澄清与被辞退相关的不实言论,才逐渐平息这场舆论风波。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来源:王腾的微博

和小米王腾被通报辞退一样,此次京东邵京平以“个人原因”被辞退的消息,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,大家纷纷好奇邵京平“个人原因”被辞退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。

毕竟邵京平是京东的元老级人物,但凡还有挽回的余地,刘强东和京东也不会选择在双11这个关键节点,做出辞退他的决定。

不过,不管是王腾被通报辞退还是京东邵京平的个人变动,企业内部的组织调整、高管的去留,往往都不是突然决定的。

只不过这些调整背后可能涉及的权责划分、内部磨合,还有各种细节,大多不方便对外公之于众,所以在外界看来才像“突然发生”罢了。

京东改革正当时,根治“大企业病”

实际上,京东组织变革的种种迹象早已有迹可循。

2022年末,刘强东在京东内部管理培训会上,言辞激烈地痛批部分高管,称他们“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骗子”,这一事件成了这家电商巨头管理层震荡的导火索。

watermark,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,g_south,t_55,x_1,y_20

来源:微博

彼时,刘强东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公司内部潜藏已久的“大企业病”:零售业务逐渐偏离了成本效率这一核心优势;管理层决策过程拖沓,效率极为低下;战略执行更是严重变形,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。

自那以后,京东便开启了上市以来最为密集的高层变动浪潮。从集团的核心决策层,到各业务板块的负责人,几乎都经历了岗位调整。

而这场双11前夕的临阵换帅,看似是单一的人事变动,实则是京东持续推进组织改革的缩影,而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刘强东对京东组织问题一贯的强硬态度。

今年6月,他在内部核心分享会上更是抛出明确管理铁律:“整个京东集团不超过220万名员工的时候,只允许有5个管理层级。

这一铁律精准直指京东长期存在的组织层级冗余、决策效率滞后等“大企业病”。

对京东而言,这场以邵京平被辞退为代表的组织调整,只是刮骨疗毒式改革的其中一环。

从频繁的高管人事变动,到明确划定管理层级的硬性规定,不难看出刘强东似乎已下定决心,要彻底整治京东的“大企业病”。从目前京东的一系列动态来看,其正沿着这一目标,有条不紊地推进组织变革

然而,“大企业病”向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难以摆脱的顽疾,层级冗余、效率低下等问题盘根错节,治理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,改革的难度着实不小。

想要真正彻底根除“大企业病”,京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未来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,一点点拆解问题、落实举措,才能将这一沉疴连根拔起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。

分享到:更多 ()
来源:科技头版 编辑:电商报

评论

留言/评论 共有条点评
昵称:
验证码:
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