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董光强
日前,《中国纪检监察》杂志在披露四川绵阳深入开展“校园餐”专项整治情况中提到,一中学食堂经理敛财超百万,小卖部里一个面包就要收2毛钱回扣,令人瞠目结舌。
类似问题并非孤例,华南地区一乡镇中学饭堂负责人连续11年套取学生餐费的新闻也刺痛了大众的心。
校园餐承载着家长的信任、学校的责任,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和无数家庭的未来,本应该是放心餐、良心餐,却被某些利欲熏心之人肆意“啃食”,完全把学生利益、学生成长抛到“九霄云外”。这样的校园“蛀虫”,绝对不能姑息纵容,必须“露头就打”。
校园餐经费,取之于学生,须用之于学生。从这里面“捞油水”,应当一查到底!
下大力气整治,更必须坚持“严”字当头。无论是学生伙食费管理,还是食堂采购、家长和老师陪餐,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公开、透明,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,相关部门要多管齐下,建立起一套严密、有效的监督机制,通过定期巡查、随机抽检、设立举报渠道等多种方式,对校园餐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、无死角的监管。
校园餐绝对不是任人宰割的“唐僧肉”,任何伸向“盘中餐”的黑手、任何利益输送链条都必须斩断。相关管理者、经手人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,常给自己念一念“紧箍咒”,坚守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,以敬畏之心守护好学生的每一餐,让校园餐真正在阳光下运行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