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YQY-生活与科技

你创作的,就是头条
一起分享生活指南
首页 > 社会

让海归人才从“候鸟”变“留鸟”!《人民日报》点赞留学人员创业园“潍坊模式”

齐鲁网·闪电新闻5月23日讯 今天出版的《人民日报》在第10版以《山东潍坊高新区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 让海归人才从“候鸟”变“留鸟”》为题刊文,关注山东潍坊高新区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,让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从“候鸟”变“留鸟”、由客人变主人,推动潍坊高新区在储能、氢能等领域加快发展。

以下为报道全文:

山东潍坊高新区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

让海归人才从“候鸟”变“留鸟”

在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的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中,来自山东潍坊高新区的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“材料创新—工艺突破—标准主导”全链条技术优势,成为唯一上榜的液流电池企业。液流储能仅用2年时间就突破全钒和铁铬液流电池双项关键技术,研发的离子传导膜材料较传统产品成本降低了70%。

国际科技竞争加剧,如何吸引技术人才、构建自身技术优势?潍坊高新区的答案是: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,打造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。

在潍坊高新区,类似液流储能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不在少数。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将海外研发积累与本土产业特色结合,研制的双极膜电渗析器打破国际垄断,出口30余个国家和地区,年产值突破5亿元。歌尔集团通过“全球招募官”引进海外专家,快速填补虚拟现实光学模组技术力量空白。

如何让归国人才大显身手?潍坊高新区投资1亿元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帮企业把实验室样品快速转化为产品。得和中康生物引进的海归人才借助该平台,两年内就攻克微囊缓释技术难关,完成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产业化。研发人员感慨,原本需要跨省协调、费时费力的中试工作,现在5分钟就能解决。不仅如此,为保障海归人才的生活,潍坊高新区还着力构建居无忧、学无忧、医无忧、金无忧的“四无忧”服务体系。

目前,潍坊留学人员创业园已建成7个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、9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,覆盖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。

在潍坊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链式服务体系支撑下,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从“候鸟”变“留鸟”、由客人变主人,推动潍坊高新区在储能、氢能等领域加快发展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。

分享到:更多 ()
来源:人民日报 编辑:张晓博

评论

留言/评论 共有条点评
昵称:
验证码:
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