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YQY-生活与科技

你创作的,就是头条
一起分享生活指南
首页 > 财经

巨身智能

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“培育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具身智能、6G等未来产业”,首次将“具身智能”纳入国家战略布局。这一信号标志着我国AI产业从算法、数据的虚拟层面向“实体化”升级,智能体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技术突破核心。

具身智能:AI的终极形态

具身智能(Embodied AI)指拥有物理身体并通过感知、行动与环境交互的智能系统。其与传统AI的本质区别在于:

从“大脑”到“全身”:需融合视觉、触觉、运动控制等多模态能力;

从数据训练到“具身学习”:通过物理交互动态优化决策,如机器人自主适应陌生环境;

应用场景爆发:工业柔性生产(人形机器人)、家庭服务(养老陪护)、自动驾驶(车路协同)等领域将迎来质变。

核心驱动力与产业链图谱

据ABI Research预测,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美元,核心驱动力包括:

技术突破:多模态大模型(如GPT-4o)、仿生传感器、神经拟态芯片;

成本下降:激光雷达价格十年内降幅超90%,推动商业化落地;

政策红利:多省市已出台智能机器人专项补贴,北京“具身智能创新伙伴计划”明确三年内培育3-5家独角兽。

产业链投资聚焦三大环节:

感知层:3D视觉(奥比中光)、力觉传感器(汉威科技);

决策层:AI大模型(科大讯飞)、边缘计算(中科创达);

执行层:精密减速器(绿的谐波)、伺服系统(埃斯顿)。

具身智能带来的是产业链整体利好,推荐关注:

1.主机厂:特斯拉、比亚迪、华为链(赛力斯、奇瑞、江淮等)、小米、小鹏、宇树、智元等。

2.总成端:三花智控/拓普集团/中鼎股份;

3.丝杠端:五洲新春/北特科技/绿的谐波/震裕科技/贝斯特/双林股份/南京化纤/恒立液压/斯菱股份/新坐标/雷迪克/兆丰股份等;

4.减速器:绿的谐波/双环传动/精锻科技/中鼎股份/斯菱股份等;

5.传感器:柯力传感/福莱新材/奥比中光/凌云股份/安培龙/汉威科技/东华测试/华培动力等;

6.电机:兆威机电/鸣志电器/恒帅股份/雷赛智能等;

7.设备:浙海德曼/日发精机/华辰装备等;

8.轻量化:肇民科技/旭升集团/爱柯迪/骏创科技/中研股份/新瀚新材/中欣氟材等。题材早8点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。

分享到:更多 ()
来源:天下谁人不知君 编辑:四川

相关推荐

评论

留言/评论 共有条点评
昵称:
验证码:
匿名发表